Nike 相信運動可以推動世界前進,並一直鼓勵全球女生投入運動,更致力為各年齡層的女性於運動場內外提供機會,啟發她們探索內在潛能。從小投身運動界的香港游泳運動員歐鎧淳 (Stephanie Au) 從沒想過放棄游泳,這已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今年 8 月才以 1 分 00 秒 38 在印度尼西亞打破香港女子100 米仰泳紀錄的 Stephanie,從9歲起接受游泳訓練,16 歲加入香港游泳隊,曾 3 次代表香港參與奧運,至今已是全港長短池賽 13 項紀錄的保持者。

歐鎧淳不只是一位運動員,同時身兼演員、模特兒、慈善大使、節目主持等多重身份。運動不僅給予她努力前進的目標,更讓她了解自己,啟發探索內在潛能。「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是歐鎧淳時刻勉勵自己的話,這堅定的信念一直推動著她向著目標前進,讓她成為運動員及新世代女性的榜樣。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720 重新定義適合日常穿著的全掌Air Max氣墊單元

雖然早在二十多年前Nike Air Max Safari就採用了主打純粹生活方式設計的Air Max氣墊單元,不過直到2010年之後,隨著科技的進步才有可能真正研發出適合全天候穿著的全新氣墊鞋款。Air Max 97引入全掌氣墊單元,重新定義了氣墊的緩震潛力,Air Max 720則是完全顛覆了之前對舒適度的預期。相比運動時的功能緩震需求,這款鞋專為日常步行而設計打造。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從一個簡單但卻極有壓力的問題開始,「我怎麼才能做出別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東西呢?」從這個問題開始,其他挑戰也紛紛展現在Piet Parra面前,這位荷蘭跨領域藝術家正開始他與耐克的Air Max 1最新合作項目。當前的產品受眾是誰?哪些風險可以嘗試?哪些地方可以設計得保守一些?如何平衡不同時代球鞋愛好者的興趣?

他感受到的這些壓力可以理解。Parra曾負責設計了 Nike Air Max 1 史上幾款最受歡迎的配色鞋款(例如,2005年褐石色/珊瑚藍-橡木配色的 Air Max 1),而且從上一款產品推出距今已經將近十年了。Parra說道,「就好像有兩個人坐在你的肩膀上觀察你的一舉一動,一個人說,『收藏家會喜歡這個』,而另一個人反問,『想像一下17或18歲的青少年,他們根本不了解我之前做過什麼,他們會怎麼看待這個設計?』」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2000年代,人們重拾對喬丹復古風格的興趣,但Dunk之前的消費者們對它失去了興趣,特別是滑板界。

2001年,已故的桑迪·博德克爾被任命為Nike SB的總經理,負責重振Nike陷入困境的滑板業務。博德克爾的解決方案很簡單:與其尋找一個全新的輪廓,Nike會對滑板者已經穿的運動鞋進行細微的調整。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此一役,這款鞋有了自己的生命,迅速脫離了它過往的目標受眾,並在各種亞文化中找到了新的生命。從那以後,這雙鞋在公眾的意識中時隱時滅,雖然沒有達到狂熱的程度,但卻總能引起轟動。

早在1986年,Dunk就出現在滑板視頻中——最著名的是紐約愛荷華州的「關閉溜冰」隊員的Dunk——到90年代早期,滑板界許多最著名的人物——從Z-Boys到馬克·岡薩雷斯——都穿Dunk滑滑板。儘管Nike Dunk成為了滑板界成型人物的代名詞,但耐克花了十多年時間才成功滲透到這個行業。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一月份對於一些人來說可能是艱難的,但對於Dunk這款鞋來說,可能就不太一樣。根據研究所的不完全統計,這2021年的第一個月還沒過完,Nike已經發布了不下21雙新款Dunk鞋子,其中更是不乏Ambush,藤原浩這樣的大咖的合作款。

在最近三、四年的時間裡,沒有什麼人能躲得過追「鞋」的這一波潮流,特別是你,對!說的就是你!喜歡運動,喜歡滑板,特別愛打籃球的你!肯定躲不過這雙Dunk!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有喜歡SB Dunk這款鞋型的同學們今年一定很納悶吧,為什麼這個鞋型的鞋子會在這個無比低沉的年份里逆向生長價格一路飆升。其實呢今年是一個被nike偏營銷這個鞋型的年份所以2020被稱為Dunk年。

今天小徐就斗膽和大家聊聊這個鞋型的誕生和發展史可能有點長請各位同學慢慢聽小徐道來,Dunk SB這個鞋型發源於滑板文化,Nike Dunk SB,全稱Dunk Low(Hi)Pro SB,SB的全稱是Skate Board,即滑板運動。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滑板文化盛行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滑板品牌DC Shoes,Etnies...Nike當時也想要在這個市場分得一杯羹。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常被大眾提及的球鞋AJ1(所謂的A錐)以及 YEEZY(俗稱椰子)你一定知道了吧,在2020年,似乎另一個名字也逐漸走進了大眾的認知,就是DUNK。當然,更多的人可能是知道了DUNK SB,不過今天我們不講DUNK SB,因為DUNK SB在之前的專欄介紹TRAVIS SCOTT的內容里就講過,這次講DUNK,這個開啟了潮流、影響了潮流、影響了兩代教父的鞋款。

今天, 讓我們回到1985年,忠於自己的學校(BE TRUE TO YOUR SCHOOL)。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哇哇哇」 昨天打開手機看到 Nike 為東京奧運發表的各種新訊湧進眼帘,從家裡出門到公司路上真的是驚呼一陣接一陣,這體壇四年一次的盛會也是運動科技大拜拜時刻,像是在馬拉松圈備受討論的「破 2 跑鞋」終於推出市售版本 Nike Zoom Alphafly NEXT%,與此同時 60 年代就開始發展的 Nike 跑步釘鞋產品也向前推進邁入新高峰,全新競賽釘鞋和 Air Zoom Alphafly NEXT% 有如同門師兄弟關係,雖說適用競賽項目不同,但都匯聚 Nike 現階段最頂尖科技與設計思維,如何「更快」是不變的宗旨。

▌Nike Air Zoom Viperfly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魯德·基普喬格2020年 10 月在維也納打破 2 小時馬拉松紀錄的時候,伴隨他跑完全程的就是 Nike Zoom Alphafly NEXT% 原版設計。儘管隨後遭到部分跑者抗議,但在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該系列在突破人類表現方面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新設計擁有全長碳纖維板,ZoomX 緩震材質以及兩塊氣墊單元,在能量回饋和緩震方面較前代產品 有了進一步提升。

茗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